若写给我们的一切不是为了我们救恩之必须,那一切的诫命就不会写下来,我们也无需全部遵守。
巴西尔《长会规》序言
按:在东方教会,巴西尔(公元329-379)的大名如雷贯耳,其灵修著作以《长会规》和《短会规》为代表,其中《短会规》很可能在其有生之年就被译成拉丁文和叙利亚文,影响深远。而《长会规》作为巴西尔后期针对《短会规》修订的著作,代表了东方教会的灵性精神。按学者安娜•斯尔娃 (Anna Silvas) 的观点,《长会规》手稿家族中最能代表其原初精神的仍是来自本都 (Pontic) 的手稿[1]。笔者分享其部分序言是为驳斥那些声称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或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观点。文中亦能看出巴西尔对自由意志的中性看法,强调人的能动性。总之,巴西尔要警告的正是那些声称不能遵守主的诫命,或者只遵守了部分诫命就以为获得了救恩的人。
关于使徒教父如何驳斥一次得救或一旦得救,永远得救,关于因信称义(除非有人宣讲这个信就是为守主的诫命到流血牺牲的地步)不等同于救恩。
凡例:
- 希腊文:Patrologia Graeca) 31, 1049-1052.
- 参考英译本:Anna Silvas, The Asketikon of St Basil the Grea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 版权声明: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载本译作,需获得本译者授权,请通过网站平台回复,或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或微信(ajia835828)联系。
- []系译者所加,以明确句子意思。 ()会附上希腊原文,或英文原文。若有译者按语,会加按字。
- 圣经新约出处按和合本引用,或根据希腊原文直译。 旧约引用尽量按七十士译本翻译。
正文
既然我们都蒙召有同一个虔诚生活的使命,我们靠着上帝的恩典,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聚在一起。显然,你们渴望学习达致救恩的事物,我就有义务向你们传讲上帝的审判(参诗篇118:7,13;罗1:32)。我日夜牢记使徒的话:“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使20:31)。”
对我们来说,现在正是最合适了,我们呆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完全免于外面的喧嚣。让我们彼此代祷,以便我们按时分粮给你们 (路 12:42),而你们在领受了道之后,如同好土——如经上所记的,能成熟,多结义果 (参太 13:23)。
因此,我恳请你们,藉着为主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献上自己——的爱(参加1:4;提2:13-14)。让我们为灵魂着想,让我们为先前空虚的生活哀痛,让我们为来生,为上帝的荣耀,基督以及可敬拜的圣灵而战 (ἀγωνιώμεθα)。
我们不可怠惰疏忽(τῇ ῥᾳθυμίᾳ και τῇ ἐκλύσει),因怠惰而一直错失当下的时机,将我们的本分工作推迟到明日或其他时间再开始。否则,我们在没有预备善工的情况下,将被那要我们灵魂的(参路12:20)抓住,并赶出洞房的喜乐之外(参太25:11-13)。以至于,当我们来不及悔改时,我们才为虚度无益的时光而哭泣,为邪恶的过往而哀哭。
现在就是悦纳的时候,当下就是拯救的日子(林后6:2)。现在忏悔,就有回报,现在忍耐,就能得安慰;现在,上帝是那些离开邪恶之人的帮助,那时[审判之时],上帝就是人类一切思言行的,可畏不可欺骗的审判者;现在,我们享受他的容忍,那时就知道他的公义[审判]了;当我们复活时,有人受永刑,有人得永生(参约5:29;太25:46),各人按他的行为受报(太16:27)
直到何时,我们才放下顺服那召我们进入天国的基督的轭呢?我们何时警醒 (ἐκνήψομεν)?何时,我们再次从自己[旧有]的生活习惯回转,严格过与福音相称的生活?何时,我们将眼目定睛于主可畏之日的显明(参珥2:11,林前3:13)?那时,那些行善的人来到主的右边,进入天国;那些善行贫瘠的人将放在主的左边,被地狱之火和无尽的黑暗吞噬(太5:22)[2],主说,在那里[他们]必要哀哭切齿了(太25:30)。
2. 我们说渴望天国,却未曾想过如何获得它。我们未曾为主的诫命劳力,却在心里幻想着我们将获得与那些跟罪恶作战,一直到死的人(参希12:4)同等的尊荣。在播种时节闲居家中或睡觉的人,在收割时,能收获满满吗?不种植葡萄园的人能收集到葡萄吗?不是的。不经历劳苦,怎能有收获![3] 尊荣和冠冕是给胜利者预备的。谁会给那些没脱下衣服[4],没上场摔跤比武的人冠冕呢?
按使徒教导(提后2:5),我们不但要得冠冕,还要按规矩来,即规矩中最小的部分都不放过,而是做好该做的事,因经上记着说:“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太24:46),” “如果你献得对,但分的不对,你就有罪了。”(创4:7)
但我们以为自己做到了一条诫命——我不说我们真地践行了,因为按圣经健全的目标,诫命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人没遵守其中一条,就是犯了众条(雅2:10)——我们不因那些我们违犯的诫命而期待愤怒,却因着遵守了一条而期盼尊荣。
那领受十个天赋,自己保留一两个,归还其余的的人,不能因他归还了较多的部分而算得上慷慨,却因为自己保留了较少的部分显明他的不义和贪婪。我说保留,为什么?一个被赐予一个天赋,又完整无瑕地归还的人依然受到谴责,因为他没有使用那个天赋(太25:24-7)一个服侍父亲十年,最后将父亲一棒子打死的人算不上好人,而是杀人犯。
主说:“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教训他们,不是遵守一部分,而忽视其他的,而是遵守一切我吩咐你们的。(太28:19-20)使徒也写道:“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反倒在一切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林后6:3-4)。”若写给我们的一切不是为了我们救恩之必须,那一切的诫命就不会写下来,我们也无需全部遵守。倘若我对一个弟兄说,你真蠢,使自己处于地狱的危险中(参太5:22),我其他的美德有何用呢?若我们被一个罪捆绑,虽免于其他许多罪又有何用呢?因为“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约8:34)。”若是身体受一个病痛之苦,虽免于其他疾病与他有什么益处呢?
3. 若是那样的话,有人会问,难道这么多没有遵守所有诫命,只遵守了一部分的基督徒都一无是处吗?关于这点,让我们想想蒙福的彼得,他有很多善行和福气,却因一件错事听到主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约13:8)。”我这么说不是为了表达冷漠或轻视,反而是表明我[对彼得]的尊敬和他的虔诚。
再者,有人会说,经上记着说:“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珥2: 32; 罗10: 13)。”好像只要呼求主名就足以拯救那些呼求主的人。那让他也听听使徒接下来的话:“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 (罗10: 14)?”如果你相信,就听听主的话:“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确实,如果人遵行主的旨意,却没有按照上帝的旨意行出来,或存着一颗爱上帝的心 (διαθέσει)去行[5],那他践行的热心就归于徒劳了。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话说:“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23:5 + 太6:5)。”使徒保罗也教导说:“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13:3)。”
正文完
[1] 安娜•斯尔娃 (Anna Silvas) 是巴西尔《长会规》和《短会规》的最新译者 (参:Anna Silvas, The Asketikon of St Basil the Grea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笔者于今年3月发邮件问询《长会规》参考版本,她推荐了本都的本子,也就是PG (= Patrologia Graeca) 31, 1049-1052. PG 31下载地址如下:https://patristica.net/graeca/#t031。故此,笔者的翻译正是基于这个版本,当然还有君士坦丁大首牧图书馆的凯撒利亚手稿,若想了解详细的巴西尔灵修类手稿信息,请参见:Paul J. Fedwick, Bibliotheca Basiliana Vniversalis: A Study of the Manuscript Tradition, Translations and Editions of the Works of Basil of Caesarea. III (Turnhout, Belgium: Brepols, 1997)
[2] 关于巴西尔地狱永恒的清晰教导,参见《短会规》267。
[3] οἱ καρποί ὧν και οἱ πόνοι 字面译为:那劳作的人才能收获果实。
[4] ἀποδύντα, 字面译为脱下。古希腊摔跤都需脱下衣服才能上场进行比赛。
[5] 此处亦可译为性情。
为防失联,请扫码加微信。

《袁永甲译作分享:巴西尔《长会规》序言节选——驳斥一救永救论》上的2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