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早期教会若按罗马帝国境内和境外来划分。在罗马帝国境内,罗马天主教出自于西罗马帝国,以讲拉丁语为主;希腊东正教出自于东罗马帝国,以讲希腊语为主,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陨落后,莫斯科自诩为第三罗马,这种思绪导致笔者曾听闻说,俄罗斯教会是东正教得了真传,是东正教的最高形态,甚至可以说巅峰(笔者当然不看好这种极端吹捧的说辞)。可见,“正统”教会与罗马帝国相关程度不是没有由来的。
而当时罗马境外的教会却长期遭到忽视,被境内“正统”教会“判”为“异端”,这就是笔者所推崇的与中国有联系的叙利亚教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叙利亚教会占据了罗马境外教会一大半的角色,并且很多其他罗马境外的教会都因叙利亚教会的宣教精神得到滋养和惠及,中国就是一例。
中国虽然与叙利亚传统(唐代称为景教,元代是也里可温教)有近7世纪的接触,但中国教会对该传统的认识却极其有限,现今学术研究出版仅隶属于热门的敦煌吐蕃学。从信徒,家史的角度研究景教的实在太少了。本文推荐近代叙利亚大学者(有学者称他是近代所有叙利亚学者的导师)布洛克(Sebastian Brock)对叙利亚传统的简要概论。
按布洛克视频中的意思,简单来说,拉丁传统注重法律,组织和教规,希腊传统注重哲学和神学思辨,而叙利亚传统注重象征和诗歌。当然拉丁和希腊传统也有诗歌,并且也很好。但叙利亚传统尤其擅长以诗歌象征来表神学。
关于如何评价叙利亚教会(暗示其是否正统)?布洛克指出,他认为让教父们对今日的学者和我们说话,而不是强迫他们来按我们的意思来言说和理解。这(即读叙利亚教父们的原著)是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这展现了我们对教父们的尊重和责任,因为他们不能活过来跟你说,你理解错了,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理解错了。第二点就是,要阅读教父们的原著(至少是译作),而不是看二手材料,读二手材料时要注意选择,有些是很好的,有些就不是很好。读二手材料的一个缺点是人会太相信一些学者的著作,而忽略了读原著,这是一种思想的放任。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要让这些叙利亚教父的文献能普及大众,而不仅仅是学者。布洛克推荐了Popular Patristics Series,这个系列提供了基本的学术信息,为大众阅读经典文献提供了便利。
笔者以为,虽然操的是叙利亚语,但叙利亚教父的思维模式和精神却与中国有着极高的类似性。叙利亚传统擅长以诗歌,象征,图像,圣经的语言来表述神学,这点非常值得推崇,对于中国基督徒而言,这种进路将带来一种全新的神学表述方式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