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等于专心做一件事吗?——从东方教会灵修传统的角度

问: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就等于清心吗?

答:简单来说,除非这一事是指心祷,否则就不等于清心。

心祷就是操练第一条诫命,警醒祈祷,不住地祈祷和进屋关门祈祷的另一种说法。四世纪的圣巴西尔称之为不止息地忆念上帝,神学家格列高利宣告要呼求耶稣基督超过你的呼吸。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可见,清心是默观的基础。在神父赫斯科《论警醒与圣洁》第193节中说道:

清心——我们由此领受谦卑和一切从上头来的的祝福(参雅各书1:17)不是别的,仅仅是不让邪念进入我们心中。[1]

而按神父赫斯科在第154节的定义,邪念是指有形有相的念头。他说: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一切邪念不是别的,仅仅是可感觉的,世俗事物的相。如我们坚持警醒祈祷,这会脱去心中一切这样的相,并使人同时意识到敌人的诡计和警醒祈祷的极大好处。[2]

可见清心是让心处在无形无相的状态,因为无形无相的上帝需要以无形无相的方式才能接近。

而一个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时候,他的念头虽然极少,但由于他专注于做那次好的,即被造物,心灵就难免染上被造物的繁多和样式,从而远离上帝。这种状态不叫清心,教父们有一个专用的词来描述这种状态,即思无邪。

7世纪的叙利亚圣以撒说:

清明之心灵/思 (Purity of the mind) 与清心 (purity of the heart)有别,正如一个肢体与全身的区别。心灵只是灵魂的一种官能,而心掌控内在的所有官能:它是众官能之官能,是它们的根本。如果根部是圣洁的,那么它的枝干也是圣洁的;但如果只是一个枝干圣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3]

圣尼克弗罗引用圣天梯约翰说:

防备杂念是一事,守卫心灵是另一事,两者如同“东离西一样远”(诗 103:12),并且后者远比前者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才能达成。正如当盗贼看到皇家武器放在城门口时,不敢发动进攻;同样地,灵性的盗贼也不能抢夺将祈祷与心结合的人。[4]

可见保持心思清洁,做事专心致志并不能等于清心,最多算是圣以撒所说的清明之心灵或者天梯约翰说的防备杂念罢了。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少时候,专心致志地做完一事,或者喜乐地进行神学思考之后,心灵又迅速转入犯罪之中呢?因为思无邪来的快,去的也快。

一个人可能通过禁食,读经祈祷就能很快进入思无邪,专心做一事的状态。但下一刻,他的心思很可能又进入犯罪的幻相中,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因此,我们不能将一个人专心致志,甚至喜乐地做一件事等同于清心。因为清心就是使心时刻与上帝相连,不止息地拒绝一切邪念,它远比思无邪这种状态来得深沉,实在和稳固。

[1]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Φιλοκαλία τῶν ἱερῶν νηπτικῶν: ἐνερανισθεῖσα παρὰ τῶν ἁγίων καὶ θεοφόρων πατέρων, 3rd ed., vols.1 (Athens: Aster-Papademetriou, 1957), 171.

[2]同上, 165.

[3]Isaac of Nineveh, Discourses. Part I. Mar Isaacus Ninivita: De perfectione religiosa, edited by Paul Bedjan (Leipzig, 1909; reprinted 2007), 29. 

[4]St. Nicode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and St. Makarios of Corinth eds., Φιλοκαλία τῶν ἱερῶν νηπτικῶν: ἐνερανισθεῖσα παρὰ τῶν ἁγίων καὶ θεοφόρων πατέρων, 3rd ed., vols.4 (Athens: Aster-Papademetriou, 1961), 23.

《清心等于专心做一件事吗?——从东方教会灵修传统的角度》上的一个想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