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沙漠教父

阿甲:圣施洗约翰修院朝圣游记(mp3+Youtube)

按:此朝圣游记是笔者与2023年9月16日去圣施洗约翰修院的经验分享(非学术的),侧重个人体会。本讲座试图挖掘朝圣游和世俗旅游的区别,探索朝圣游的意义。

欢迎转发,推荐,赏赞我们,请点击Donate.

音频

视频


周二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班(长期招生)

按:光从东方来的收费事工皆来源于笔者所领受的从原文翻译早期教父文献的异象,关于事工的缘起和过程,请见这里。目前来说有两个收费板块(免费板块已在这里详述,这里不再复述):订阅会员和报名专业课和古典语言课。订阅会员会定期更新我们翻译团队所翻译的教父著作和现代知名学者的学术文章。详情请见这里,亦可参见会员专区的文章;专业课会将大部分译作以导读班的形式分享给学员,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此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班就属于此类;古典语言课专门针对想从事教父原文翻译的读者,我们也同时招募有着同样志向的人

招募导读班学员,北京时间每周二晚八点开讲。

开班条件:当学员报名人数达到3人时就开班(讲5次课);后来想要报名的可以延到下一期开讲(即上一期5次课讲完后就开讲),提供一个月回放。

《沙漠教父言行录》记录了早期基督教灵修的精华,是教会圣徒传记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本课程总结了前一次的成果,试图从以下五个层面进一步剖析沙漠教父的精神以及对我们现今信徒生活的实践意义。本课程虽为《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版,但绝不局限于这个文本,而是试图囊括同一时期出来的其他灵修文献,比如巴西尔的会规,卡西安的《会谈录》,《圣安东尼传》等灵修文献。

关于沙漠教父言行录的形成和版本(字母版,无名版和主题版)以及跟《爱神集》中心祷默观的关系,请参看笔者在2022年11月11日的讲座《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这里不再详述。

优惠信息:老学员优惠50元,3人及以上一起报名的,每人优惠50元。

海报请见:

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班,2023年5月2日周二晚八点开班了

《沙漠教父言行录》记录了早期基督教灵修的精华,是教会圣徒传记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本课程总结了前一次的成果,试图从以下五个层面进一步剖析沙漠教父的精神以及对我们现今信徒生活的实践意义。本课程虽为《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版,但绝不局限于这个文本,而是试图囊括同一时期出来的其他灵修文献,比如巴西尔的会规,卡西安的《会谈录》,《圣安东尼传》等灵修文献。

关于沙漠教父言行录的形成和版本(字母版,无名版和主题版)以及跟《爱神集》中心祷默观的关系,请参看笔者在2022年11月11日的讲座《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这里不再详述。

优惠信息:4人及以上一起报名,每人优惠100元。

海报请见:

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班,2023年1月17日周二晚九点开班了

亲爱的读者新年好。《沙漠教父言行录》记录了早期基督教灵修的精华,是教会圣徒传记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本课程总结了前一次的成果,试图从以下五个层面进一步剖析沙漠教父的精神以及对我们现今信徒生活的实践意义。本课程虽为《沙漠教父言行录》导读版,但绝不局限于这个文本,而是试图囊括同一时期出来的其他灵修文献,比如巴西尔的会规,卡西安的《会谈录》,《圣安东尼传》等灵修文献。

关于沙漠教父言行录的形成和版本(字母版,无名版和主题版)以及跟《爱神集》中心祷默观的关系,请参看笔者在2022年11月11日的讲座《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这里不再详述。

优惠信息:4人及以上一起报名,每人优惠100元。

海报请见:

五次课程安排如下:

一、遁世与亲情:带您了解修士们遁世的根本原因,并反思在儒家无孝为大的宣传中,在世基督徒当如何做到收心于神,同时关爱亲友。

二、攻克己身:带您了解修士们攻克己身的方法和因由,回答以下困惑——修士们禁食太疯狂,没营养?守夜不睡怎么可能?苦待肉身难道不是极端的操练吗?

三、情欲与魔鬼:此课将试图从沙漠修士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情欲是怎么来的?如何克服心中的邪念?邪念与魔鬼的关系又是如何?

四、顺服与爱人 :不顺服,灵命无以长进;不爱人,我们何以为人?看看沙漠修士们是如何操练顺服和爱人的诫命的。

五、平信徒的实践:此课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沙漠教父的灵性精神应用到在世基督徒的生活实践当中。

若您愿意赞赏我们的事工,请点击Donate

爱神集导读班(上)2023年1月9日20:00-21:30开班了

《爱神集》,又称为《慕善集》或《爱美集》,希腊原文为:φιλοκαλία, φιλο有相亲相爱之意,καλία字面意思为善的,美的,希腊哲学中指太一,即至高神,在基督教语境下就是指上帝。故笔者翻译为《爱神集》。

《爱神集》是一部介绍东正教灵修传统——尤其是心祷——的经典合集,内容涵盖了四至十五世纪灵修大师的著作。18世纪末期,两位圣山阿索斯的修士,圣山阿索斯的圣尼哥底母 (St Nikodimos of the Holy Mountain of Athos 1749-1809) 和哥林多的圣玛卡里奥 (St. Makarios of Corinth 1731-1805)编辑整理了一部《爱神集》,于1782年在威尼斯首次出版。1893年,这部合集在雅典再次出版,这个版本附加了一些第一版没有的内容:主教卡里斯托(Καλλίστος)的《论祈祷》。第三个版本分为五卷,于1957到1963年间在雅典由阿斯提出版公司(Astir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我们这个导读版的译文正是基于这个版本。关于《爱神集》的编辑者,编辑政策,出版因由,主要内容等,请参见笔者翻译的Kallistos Ware 的文章:圣尼哥底母和《爱神集》

本课程不设试听课,所有试听内容可“爱神集导读版”栏目下,看上面的文章,尤其推荐圣索弗罗尼的文章,笔者开设的两堂公开讲座:背景介绍和以心为中心的人论,以及笔者的几篇拙文:《关于操练耶稣祷文的基本原则》,《新教能传承心祷默观传统吗?》以及《基督教灵修操练与儒释道灵修操练的本质区别》等。

为什么开爱神集导读班?

首先,此课程并非一门师徒相授的课程,而是一门学术课,即通过阅读一二手材料了解东方教会心祷传统。当然,为了加深对该传统的了解,笔者鼓励学员操练耶稣祷文,具体请参见笔者文章:给新教徒操练耶稣祷文的基本原则。

其次,开此课程,一方面是笔者一直专注的领域,另一方面是按照笔者学术之路为静观之路开路的精神,以开课的方式首先在思想意识上为静观之路开一片空间,没有学术的翻译阅读,相互探讨的风气形成,静观之路如同无米之炊,是难以真正建立起来的。

课程海报如下:

若您有感动赞赏我们事工,请点击Donate

教父的灵修哪几位是最深的,灵性最好?兼论修士的饮食

按: 封面图片源自于埃及沙漠真实照片。这是笔者《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讲座的系列问答之七和八。

问题七:哪几位教父的灵修是最深的,灵性最好的,推荐读哪几位的著作?

答:笔者听闻有些学者推崇天梯约翰是灵修著作的最高峰,但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的排列,因为我觉得我没有资格。 我的灵性可以说是一无是处的,我真心觉得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灵修境界之高低。我尊重所有的灵修文献,哪怕其中一些描述和说法笔者暂时不能理解或无法接受。4世纪开始形成的文献有《沙漠教父言行录》,卡西安的《会谈录》,大圣马加略的《讲道》,大圣巴西尔的长短会规,艾瓦格里的灵修著作等都比较有名。但若说笔者个人偏好是有的,就是巴西尔的长短会规,但并不代表我认为巴西尔灵性是最好的,灵修是最深的,只是个人喜好而已。

问题八:修士们吃很少的饭和水,一生都是这样,身体哪里来的能量去做很多事情?

答:这个是有可能的。其实我们读一些佛教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这说明我们的身体适应力是很强的,只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来,经年累月养成的守斋习惯。因此,笔者相信他们的描述是真实的,就是说,他们一天吃一次,一次一片面包加一点盐,就能活下来,这是有可能的。

对于在世生活的基督徒,我的建议有两点。第一,不可今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明天就只吃面包加盐或者禁食几天。而要逐步减少自己的饮食量,比如以前一日三餐的,可以考虑逐渐减少到一日两餐;一顿饭吃三碗饭的,可以逐渐减少到一顿一碗饭;以前食物丰富的,可以逐渐减少食物的品类等等;第二,由于在世基督徒工作家庭要照顾,在体力上有更多需要,因此不太可能能达到他们那种禁食程度。所以一顿只吃面包加盐的情况,就不一定适合,并且每个人的体质,年龄等都不尽相同。所以比较合理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禁食。总体的原则,是饮食不是为了肚腹的享乐,而是为了满足身体之必须,不要吃饱,保持饥饿感就停止进食为好。

若您有感动赞赏我们事工,请点击Donate

沙漠教父如何看圣经与圣灵之间的关系?

按: 这是《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讲座的系列问答之六,涉及早期教父的解经方法论。

答:首先,沙漠教父认为解经是非常艰深,十分危险的。因此,他们要是不知道一段经文的意思,就说不知道。可以说,圣经对沙漠教父来说是干粮,不是初学者就能去解释的。因此,我们会读到以下的例子:

一些老人家来探望阿爸安东尼,他们中间有一位叫阿爸 约瑟。老先生要试验他们,就提议读一段圣经从最年轻的开 始,逐一问他们如何解释。于是每一位都按自己的能力说出自 己的见解。可老先生却向他们每一位说:“你们一点也不理 解。”最后他对阿爸约瑟说:“你又如何解释这段圣经?”阿爸 约瑟回答说:“我不晓得。”于是阿爸安东尼说:“的确,只有 阿爸约瑟找到了诀窍,因为他说‘我不晓得’。(安东尼17)
亚孟又 说:“那么,我若必须与邻居谈话,你建议我与他谈圣经呢?还是教父们的教导?”老先生(即阿爸波伊曼)回答说:“你如果不能保持沉默,就跟他谈教父们的教导吧,这样不会比谈圣经危险。”(亚孟2)
他比别人伟大之处在于,如果被问及如何解释圣经的某个部 分,或者一些属灵的教训,他不会即刻答复,反而先说自己不懂个中意思。如果有人再问,他就不再说话了。(庞博 9)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沙漠教父们不读经,他们最常用的方式是背诵圣经,时时默想。因为他们知道圣经在灵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阿爸伊比芬尼第9-11节专门提到圣经的作用:

他也说:“研读圣经是防止犯罪的良方。”
他又说:“我们若对上帝的律法一无所知,就是对救恩的大背叛。”
他又说:“对圣经一无所知,就如临到悬崖和深渊还不知情一样。”

最后,沙漠教父们认为,只有圣灵才能解释圣经,而只有清心的人才能直接蒙圣灵指引。如此看来,解经与圣灵的启示直接相关,而圣灵能否启示与个人的灵修生活直接相关。在阿爸们看来,一个人没有达到清心的境地,就去解经是很危险的。阿爸们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当人问及一些问题,他们不马上回答,而是等候上帝的启示才回答。

莱岛的阿爸亚萌(Abba Ammoun of Rhaithou )问阿爸西索说:“我读圣经时,思想专注在文字上,这样有人问起我就有话说了。”老先生对他说:“这是不必要的。更好的方法是先透过清洁心灵来充实自己,没有忧虑,然后再与人说话。(西索17)
两位弟兄问庞博一些问题,庞博四天没有回答。他们要走的时候,牧师安慰他们说:“弟兄们,不要烦恼,上帝会眷顾的。老先生一向的做法是等候上帝的启示,然后才愿意开口的。”(庞博2)

而现今的解经方法论则偏重于学术研究层面,比如说学了原文,掌握了一套解经方法,了解一些现今著名的解经学者就可以解经了。在沙漠教父眼中,这种方法论就像把房子建立在沙土上,是经不起风雨的。因为解经者本身没有活出圣经的话。

现今的解经为了夺人眼球,各种奇思妙想尽发,其目的更多的是让人信服他的解经,而非让人遵行圣经上的话。这是我们这个世代的悲哀,而沙漠教父们给了我们一条出路。

若您有感动赞赏我们事工,请点击Donate

改革宗神学与沙漠教父是否有冲突(网盘+油管)

按:这是《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讲座的系列问答之五,涉及研究方法论,笔者不推荐持定一个主义或宗派去研究历史文献。网盘+B站

油管视频

笔者不建议去做这种比较,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允的。

就是说,我们不要用十四十五世纪发展出的一些观念,去评价四五世纪时期沙漠教父们的思想,这在方法论上就是不正确的。这种方法论和问题本身,就缺少对沙漠教父的足够尊重。他们也许生活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但不一定了解奥古斯丁的思想,更别提在他们之后的加尔文和马丁路德了。他们的言行,著作和思想,不可能会对唯独圣经或因信称义作什么特别评价。

做研究的时候,保持一个基本的历史地理方法论视角是十分有必要的,完全抛开历史地理背景去做这种单纯的对比,笔者觉得不合理,也不推荐这种方法论。

所谓历史地理方法论,就是我们研究什么一手材料,就要去了解那些材料产生的历史地理背景,然而再基于这些背景,去理解这些材料的真实意图,我们万不可断章取义去读早期教父的著作。所以你要问沙漠教父们会如何评价唯独圣经和因信称义等思想,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沙漠教父们不可能按照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去解读圣经,也不可能回应唯独圣经和因信称义等教导,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地理位置,语言环境都不相同。笔者不赞同把早期教父的一手材料拉到加尔文和马丁路德的“审判台”前,看看这些能不能过他们这一关,再对这些文献加以取舍,这种方法论是不可取的。我们虽然无法摆脱时代的思想和局限性,但在阅读这些早期文献时,愿不愿意给自己的思想松绑,摆脱门户之见则是另一码事。

教父们也许赞同唯独圣经,但他们的唯独圣经肯定跟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不一样;也许他们赞同因信称义,但他们的因信称义,跟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也会不一样。他们之间会有冲突的,但我觉得这种冲突是很好的,这样能拓展我们的思维,解放我们的思想。

中国教会在学术上的研究还是比较超前的,大部分停留在15世纪新教改革以后,并且在地理上采用了一种欧美中心论的视角。一谈神学必提改教家们,最多走到经院哲学,再早一点就是奥古斯丁等拉丁教父,我们的材料和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那里。这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够,它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这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我们“光从东方来”事工的原因。我们试图在学术思想上弥补中国教会的先天缺陷,带来一股新风,一种新的理解,并不是说哪个是绝对错误的,哪个是绝对正确的。现在还言之过早。 但有些东西有了要比没有好,慢慢地就能看到效果了。

若您有感动赞赏我们事工,请点击Donate

沙漠教父所有的祷告生活都是在实践心祷吗?

按:这是《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讲座的系列问答之三和四,因主题都涉及心祷,故合成一个问答。

问:沙漠教父所有的祷告生活都是在实践心祷吗?

答:简单来说,这基本正确。

心祷是灵修生活的根。因为心祷就是清心的意思,按阿爸摩西的观点,一个人只有达到清心才能进入天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说法几乎是正确的。心祷就是不止息地忆念上帝(巴西尔《长会规》第5条),在早期心祷还部分地包括不止息地默想圣经,颂咏诗篇;沙漠教父为了抵抗魔鬼的诡计,而做的简短祈祷,也叫箭头祈祷也是心祷的来源之一。在《言行录》中对阿爸矮子约翰有这样两处记载,

据说,有一天他正在为编织两个篮子编绳,可他一不留神却把 它织成了一根绳子,长到触墙,这是因为他的灵完全沉浸在默想之中。(矮子约翰11)

一天,一个弟兄到阿爸约翰那里去取藤篮。他从屋里出来对他 说:“弟兄,你来干什么?”他回答说:“阿爸,是采取藤篮的。”于是,他回到屋里去拿,可忘了这事,自己坐下来继续编织起来。那位弟兄又敲门,阿爸约翰又从屋里出来,弟兄就对他说:“阿爸,请您把藤篮给我吧!”可老先生再次进屋时, 又坐下编织起来。结果弟兄又再次敲门,阿爸约翰又出来问: “弟兄,你来干什么?”他回答说:“阿爸,来取藤篮呀!”这次,阿爸约翰拉着他的手,领他进屋说:“你如果要取这些藤篮,就赶紧拿走吧,老实说,我真的没时间理这些琐事。”(矮子约翰30)

以上两个故事是称赞阿爸矮子约翰的心祷专注力,因为他全神贯注地与上帝相交,以至于忘记了他手头所做的事情。

在早期教会,有一日七次固定时间祈祷的习惯(参诗119:164)。而这种习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信徒养成不止息祈祷的习惯。按塞浦路斯的主教伊比芬尼的言行录路,我们得以知道此点。

这老先生还说:“大卫这位先知在夜间祷告,他半夜醒来,天未亮就祷告 ,天亮了他又站在主面前;凌晨时他祷告;傍晚与晌午他也祷告,所以他才能说:‘一天七次赞美你。’” (伊比芬尼 7)

有人向塞浦路斯的主教伊比芬尼述说他在巴勒斯坦的修道院所 发生的事:“按照您的指示,我们没有忽略宜唱诗篇,也严格诵 读第三、第六、第九时祷的经课。”而伊比芬尼纠正他,说: “很明显,你们忽略了其他时祷,等于忽略了不住祷告的原则。 修士必须不住地在心里充满祷告与诗篇的宣唱。”(伊比芬尼 3)

当然,心祷的操练与攻克己身,行公义,好怜悯以及参加教会礼仪(尤其是圣餐)也是密不可分的。

问:清心是否就是圣洁?

答:总体来说,清心程度更深一些。我们谈一个人是圣洁的,有可能是指他外在的表现,如品格,守信,诚实好客等,但他心里的实情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但对沙漠教父来说,光有这些外在的品行是不够的,他们追求的目标是清心,因为那才是进入天国的唯一途径。叙利亚的圣以撒说,心是根,心思是其中一个枝干,如果根清洁了,整棵树就清洁,如果只有一个枝干清洁,其根没有清洁,那人还是不清洁的。这里的心,作为人的最核心处,要得到清洁。上帝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但上帝看人的内心,看它里面有没有私情邪念,因为我们一切的罪行都是从心里发出的。所以,清心要比单纯的圣洁来得更深。

若您有感动赞赏我们事工,请点击Donate